「從科學角度而言,身體處理廢物的機制就是俗稱的『排毒』。」香港營養師吳耀芬(Kathy)說。「排毒瘦身」這兩個名詞經常並列而行,但到底大家常說的「排毒」是在排甚麼毒?排了毒甚至去水腫,又是否等於真的能減肥瘦身?這次找來Kathy分析,看看哪樣才是減肥路上的真正「毒物」!
人體每日隨新陳代謝排出的廢物,可視為自然「排毒」,例如「經肝臟、大腸和腎臟處理後, 無法消化的食物和血液代謝物會隨排泄物排出體外,呼吸時肺部也會把多餘的二氧化碳排出、保留氧氣。」但Kathy說,這些都跟大家瘦身時主要針對的消脂、減脂無關,「並非排出更多代謝廢物,就等於有減肥作用。」

要真正針對脂肪,其實只要熱量攝取比消耗的低,便容易有理想的排毒瘦身效果,「一位成年女性每日消耗約1,500至1,700卡路里,只要控制三餐熱量在1200-1300卡路里內,便可每星期減走約0.45公斤脂肪。減肥期間,實行低脂高纖的飲食方式,便可以達到減肥效果!」
要達到低脂高纖,除了食用更多含豐富纖維的蔬菜、穀物如四季豆、西洋芹、毛豆、麥麩(Wheat Bran)外,更需要留意減少攝取以下四種食物元素!
1. 添加糖

出外飲食,常喝連鎖店咖啡特調和手搖飲品?看到精緻的甜品就情不自禁?甜品控可要留意了。市面常見的添加糖,包括蔗糖、甜味劑、玉米糖漿和經過提煉的蜂蜜等,都是高熱量產品,當人體消耗的熱量比攝取的熱量少,便會變成脂肪積聚。跟好友聚會,以後還是點「無糖」飲品吧!
2. 食用油

食用油營養成分有三種:多元不飽和脂肪、單元不飽和脂肪及飽和脂肪,前兩者可降低「壞」膽固醇;而飽和脂肪則會增加「壞」膽固醇,以及罹患心血管系統疾病的風險。而這些油分經常在常見的食品上出現,如烹調炒飯、粉河時,粉麵飯本身容易吸收油分,隨時在不知不覺間吃下大量油分;改為點一客簡單的清湯米粉,避免攝入過量油分吧!
3. 醬汁

不論是吃沙拉,或熱炒菜時,醬汁經常都主宰一道菜的優劣,但有部份醬汁卻是「高熱量」的代名詞 —— 腸粉的海鮮醬(每100克有52.5克糖分);日式芝麻醬(一湯匙約有 90 卡路里)、沙嗲醬(每100克有54克脂肪),看過數字以後,你懂得選擇了吧⋯⋯
4. 含大量動物脂肪的肉類

除了食用油以外,動物脂肪也是常見的飽和脂肪來源。想減少脂肪攝取,這類食物就要減少食用。
在實施低脂高纖飲食時,很多人都會考慮進食大量蔬菜來填飽肚子,但Kathy提醒,「單靠吃肉和蔬菜的減肥方式,容易使身體的肌肉量及水分減少,形成成功減肥的假象,而且令新陳代謝變慢,得不償失。」大家還是要進食適量的碳水化合物,讓身體有足夠能量;避免因「吃不飽」而進食更多份量,這樣可能就會造成減肥的反效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