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工食物如火腿、薯片等均含大量鹽分,一不小心就容易令鹽分攝取超標,導致水腫、腹脹、痘痘等問題。今次分享幾個減鹽祕訣!

高鹽飲食的6大壞處
1、水腫
吃富含鈉的食物會釋放過量的鈉至血液中,而當血液中鹽分過多時,便會將水從細胞中抽出併進入血液,以維持水份平衡。 這可能會導致水腫,尤其於手指和其他四肢中最明顯。
2、腹脹
《美國胃腸病學雜誌》一項研究表明,高鈉飲食的人會出現腹脹等不適等症狀。不過,減少鈉攝取、多喝水便可減少胃脹的症狀。

3、睡眠質素差
鹽分過多也會對睡眠質量產生負面影響,一項研究表明,在飲食中添加更多鹽分可能會導致就寢時間延長,整夜無法入睡、更頻繁地發惡夢。而攝取過多鹽分會致水分滯留,導致尿頻,使人們在夜間醒來,影響睡眠質素。
4、痘痘
《化妝品皮膚病學雜誌》( the 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)上的一項研究表明,經常出現痘痘的人傾向高鈉飲食,而那些低鈉飲食的人則較少出現痘痘。

5、增加高血壓風險
腎臟負責調節人體內鈉的份量。當鈉水平偏高時,則會在尿液中排出多餘的鈉。但腎臟有時也不能排出全部多餘的鈉,便會令鈉和體液積存在體內,因而可能引致高血壓。同時,部分人會對鈉較為敏感,即他們會較易貯存鈉,因而可能增加患上高血壓的風險。
6、增加患胃癌機會
世界衛生組織及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近年的專家報告均指,鹽和鹽醃的食物可能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。有專家認為,高鹽飲食可能會導致胃潰瘍或胃壁發炎,使人更容易患上胃癌。
每日建議攝取量
根據台灣衛福部國健署建議,一名成年人每天鈉的攝取上限為2400毫克鈉,即約相等於一茶匙食鹽(6克)所含的鈉份量。美國心臟協會(AHA)建議每天最多攝入2300毫克鈉,並指出每天1500毫克對於大多數成年人來說是理想的選擇。

減鹽小祕訣
- 烹調前先用水沖洗或浸泡醃製的鹹菜,以減低鈉的攝取量。
- 在配製食物時,減少食譜建議的食鹽用量,改用香草及香料如蒜頭、薑、香茅、胡椒或水果如檸檬和鳳梨來調味。
- 多用新鮮食材,如用新鮮蕃茄代替蕃茄醬、用新鮮辣椒代替辣椒醬等,少用含鈉的醬料和佐料。
- 烹調食物時逐漸減少含鹽佐料和醬料的用量,讓味蕾慢慢適應清淡的口味。每兩星期調整含鹽佐料和醬料的用量一次,便能在慢慢改變口味。